日本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對心肌具有保護作用的化合物
心臟疾病是日本人繼癌癥之后的第二大死亡病因。
缺血性心臟病是由于向心肌輸送血液的血管發生堵塞,血流阻斷引發的疾病,臨床癥狀有心絞痛、心肌梗塞等。
近日,日本理化學研究所宣布,他們的聯合研究小組利用大鼠缺血性心臟病模型,開發出一種對心肌具有保護作用的化合物。
細胞凋亡是生物消除體內無用細胞的重要功能,被嚴格控制的細胞凋亡是生物體內被誘導的主要細胞死亡方式。但近年來發現,除細胞凋亡之外,還存在多種生物體內誘導細胞死亡。特別是由于外界傷害偶發的誘導細胞凋亡,是生物體內控制機構發生作用引起的細胞死亡。
此前,研究小組開發出控制氧化應激引發細胞凋亡的化合物 IM-54。在此基礎上,此次他們開發出 IM-17,并發現該化合物可保護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心肌,在大鼠模型實驗中明顯控制了心律不齊引發的突然死亡。
缺血再灌注損傷不僅出現在心臟部位,在腦和腎臟等多種器官皆有發生。研究小組正在對 IM 化合物的作用機制進行解讀。如能闡明缺血再灌注損傷的詳細機理,除開發缺血性心臟病新zhiliao藥物和療法之外,還有助于開發出保護其他器官的方法。
歡迎來電垂詢產品,電話/微信:
本文來自投稿,不代表網站立場,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refurnitureart.com/32389.html